为积极响应中国科协高校科普品牌示范工程(高校星火馆)建设,发挥星火馆科普示范作用,9月24日,山西农业大学科研部联合后稷实验室(山西农业大学星火馆之一),迎来了太原市仁杰小学六年级的“小访客”。本次活动由山西省科协和太原市迎泽区教育局共同组织,省科协高校星火馆项目负责人程丽娟副研究员和迎泽区教育局教科研中心闫亚红教研员带队,让小学学子走进省级科研平台,沉浸式感受农业科学的魅力。

小种子的大世界——走进后稷实验室
首先,后稷实验室姜亮博士系统介绍了山西省后稷实验室的建设背景与科研使命,使在场人员深刻认识到实验室在推动杂粮育种创新、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的核心作用。随后,姜亮博士带孩子们观察了谷子、高粱、荞麦等杂粮的种子标本,认识杂粮的真实模样,并参观了由这些杂粮加工生产的各类产品,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日常熟悉的美食是如何从田间走向餐桌的。这场趣味盎然的种子发现之旅,将探究农业科学的种子播撒在孩子心间。


再造生命的魔法:走进植物“克隆”的精密世界
在组培间,张欢欢博士为孩子们揭开了“植物克隆”的奥秘:一颗草莓、一瓣大蒜,如何通过脱毒技术焕发新生,实现产量倍增。孩子们屏息凝神,注视着博士将一小片叶片置于“营养基”上,开启一场生命的奇迹之旅。随后走进人工气候室,仿佛步入了为幼苗量身打造的“理想家园”,恒定的温度、湿度和光照令大家连连惊叹。这趟直观的探访,让现代生物技术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触手可及的生命魔法。

给植物的“能量引擎”测测速
孟祥祥博士为学生们生动揭秘了植物“绿色工厂”的能源密码——光合作用。讲解了这一过程如何为作物生长提供能量,并现场指导学生使用叶绿素仪进行测定。当抽象的生物学原理转化为仪器屏幕上清晰可见的数据时,孩子们成功“测量”到了生命的律动,对光能转化有了最直观的理解。

共聚焦显微镜探秘:
在王友梅博士的引导下,孩子们通过高精度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打开了一扇通往微观宇宙的窗口。他们清晰地观察到不同作物组织内形态各异的细胞结构,这些奇妙的图像仿佛一幅幅生命的实时画卷,生动地展现了细胞世界的动态之美,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了生命构造的精妙与奥秘。

DNA的奥秘”课堂——DNA提取
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当属动手实践环节。王西博士和张露丹博士带孩子们做香蕉DNA提取实验,利用洗洁精裂解细胞膜、盐析沉淀蛋白质、低温酒精析出DNA等步骤,将原本抽象难懂的DNA以一抹白色絮状物成功从香蕉泥中“揪”出来,孩子们惊叹不已,此时教科书上的螺旋图画变成了触手可及的奇妙存在。这个实验如同一把神奇的钥匙,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科学之门,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到,高深的科学原理,就藏在我们触手可及的日常生活里。

科学家的“魔法”?认识我们吃的转基因
最后一站,高建华博士从我们餐桌上的常见食物谈起,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客观的“转基因科普课”。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拨开了围绕转基因技术的迷雾,引导大家科学地认识这一技术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我校是省内首批获得中国科协“高校科普品牌示范工程(高校星火馆)”A类资助的高校,在此次活动中发挥出了大学传递科技薪火、担当创新引擎的育人作用。下一步,学校将继续以“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打造高校科普品牌平台,既夯实科普推广主体责任,发挥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也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学校办学特色和发展成就,为学校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奠定基础。